|
必須要有長遠眼光,切切不能又把建設智慧城市當做一個形象工程乃至政績工程,倉促上馬,后來卻發現先搞的設施與后來的整體規劃和發展方向難以兼容,再次造成巨大的浪費資源。倘若這樣,所謂建設智慧城市就大大偏離了“智慧”
有信息有知識,不等于有智慧
這兩年中國似乎正在迎來智慧城市建設熱潮。目前,已有上海、廣州、深圳、無錫、南京、昆明、寧波、武漢、成都等十幾個城市提出了建設智慧城市的目標。
西班牙哲學家費爾南多·薩瓦特爾在其名著《哲學的邀請》中區分了信息、知識和智慧,認為三者是一個由低到高的序列:信息是事實,知識是對信息即事實的反思,智慧則是知識選擇和我們價值觀的關聯;從知識上升到智慧,需要一個與現實生活聯系、與價值觀和世界觀同化順應的過程。也就是說,信息和知識關乎事物,智慧則關乎人生,有信息有知識不等于有智慧。
這番分析對我們認識智慧城市,頗有啟發。
智慧城市也有三個層次。基礎層是各種物理設備。人們利用遍布城市各處的傳感器和智能設備,來搜集城市運行中的各種數據信息。它們相當于人的感知器官的延伸。第二層是網絡,把監測到的信息在網絡系統中傳輸和處理,實現人與人、人與物、物與物的連接,進而對整個城市的運行作整合、協調。最高層是人的智慧,人們創新科技和管理,將智慧轉化成城市發展的新動力,讓城市具有更高智能,使各系統和各個參與者高效協作。這三個層次必須三位一體,才能構成智慧城市;而且,智慧城市的“智慧”是人賦予的,說到底是人的智慧,取決于人的智慧達到了怎樣的層次。
智慧城市能使我們的城市生活更加便利、美好。比如在公共交通車輛和私家車中嵌入芯片進行實時數據采集,而后借由網絡作信息溝通和響應,可加快應急救援,也可緩解交通擁擠問題;在病人病歷卡里嵌入芯片,今后他到任何醫院就醫,那里的醫生都能查看其病史及近期檢查結果,減少重復檢驗,還能與銀行卡綁定,患者無需反復排隊付費,甚至藥品可從集中配送中心直接送達病人家中;至于病人對某些藥品有過敏反應,醫生開具處方時會得到實時預警……
人們樂于聽取有關智慧城市的種種技術及其應用層面的動人描述,視之為解決各種“城市病”的妙方良藥。但我們始終要記得,建設智慧城市最需要人的智慧。比如眼前的一些現實問題,就要求我們去思考和設法解決。
先要以智慧思考,做好長遠規劃
智慧城市的概念,起源于美國IBM公司提出的“智慧地球”。2009年初,剛就任總統的奧巴馬與美國工商業領袖舉行圓桌會議,IBM借機說明了“智慧地球”的概念,得到奧巴馬贊賞。此后,世界上很多國家和城市都提出了自己的智慧發展之路,數據顯示,到2010年,全球已啟動或在建的“智慧城市”達到1500多個,遍布亞歐美非各大洲,其中當然有中國的城市。
其實,IBM在2008年底2009年初美國經濟危機最嚴重的關頭,提出“智慧地球”概念,其核心用意還是營銷自己的技術、產品和服務。現在看來,此舉是很成功的“智慧營銷”,IBM由此搶占了智慧城市建設領域的制高點。2009年9月,美國愛荷華州的迪比克市與IBM共同宣布,將建設“美國第一個智慧城市”,一個6萬人的社區。目前國內提出建設智慧城市的城市,也大多與IBM攜手:“數字廣東”戰略跟IBM合作,昆明、昆山、南京等與IBM簽署了合作協議或戰略合作備忘錄。盡管華為、軟通動力和神州數碼等中國IT企業,也正在進入智慧城市建設領域,但在戰略規劃、系統整合、咨詢服務等的能力上,與IBM還有較大差距。
在中國,智慧城市一旦實施,保守地說也將是一塊價值數萬億元的“大蛋糕”,各國企業自然會投入激烈競爭。所以一個自然而然浮現出來的問題是:我們怎樣以智慧先做好自己的產業規劃,不丟失這個能夠促進國內相關產業升級發展的大好機會。
智慧城市涉及多種技術的創新,更需要有效整合。比如首先就要建立一系列的技術和網絡標準,否則感知系統和識別系統等就可能出現數據格式不兼容。另外,智慧城市的基本設施之一是無線網絡傳輸,讓任何人在任何時間、任何地點都能獲取所需的各類數據,這就同時提出了極高的保障信息安全的要求。由此可見,需要思考的還不只是產業規劃。
智慧城市建設無疑將是一個長期的過程,目前無論是美國芝加哥的新公安系統,還是丹麥哥本哈根的智慧醫療,以及我們一些城市的智慧項目,都只是局部和初步的試驗。所以,有關城市的政府部門必須要有長遠眼光,切切不能又把它當做一個形象工程乃至政績工程,倉促上馬,后來卻發現先搞的設施與后來的整體規劃和發展方向難以兼容,再次造成巨大的浪費資源。倘若這樣,所謂建設智慧城市就大大偏離了“智慧”。
我們只有智慧地運用技術,技術才能為人服務;城市要借由技術變得智慧,更要求我們智慧地思考智慧城市究竟如何建設。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