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我們目前正在與各地積極推進"智能大棚"的物聯網應用,已經在黑龍江、浙江、湖南等地部署了1500個農業大棚,其中在湖南的項目是與"水稻之父"袁隆平進行合作的。”在2011年通信展現場,中國電信有關人士向《中國電子報》記者透露了他們今年的物聯網解決方案實施情況。在展臺現場,記者可以看到通過視頻實時傳輸來的農業大棚的情況,包括樹葉的顫動和溫度與濕度的變化。今年的通信展,物聯網依然是熱詞。與往年的虛熱和炒概念不一樣,無論是設備廠商還是運營商都展示了許多物聯網應用,而且所呈現的態度更為務實和理性,都希望盡快將物聯網從小規模探索到大規模應用有實質性的突破。在這樣的愿景下,通信業界需要與更多的領域進行更廣泛的集成和協作。
“樣板化”缺乏規模應用
很多應用沒有適應企業和行業客戶的需求,結果必然是很難從樣板示范進入規模應用。
應該說,越來越多的電信運營商已經意識到個人數據業務的增長發展已面臨瓶頸,行業信息化、企業信息化正在成為更大的利潤增長點。但在行業和企業市場拓疆,運營商一直面臨龐大的IT競爭對手,運營商除扮演“管道商”角色外,并沒有太多發揮空間,但在物聯網時代,運營商有機會在企業和行業市場扮演更為主動和關鍵的角色。
就像浙江省副省長毛光烈在一次電信與信息化論壇上所言:“互聯網、物聯網時代意味著什么?就是無網不行。”無論是傳統產業升級、城市轉型還是發展戰略性新興產業,都需要融合的、智慧的網絡。
中國移動展臺有關負責人士說:“物聯網時代,網絡是神經,所有的應用需要通過神經才能夠智能地串起來。”在做智能神經網絡的同時,運營商更希望在深入應用、推動行業信息化上扮演更為主動的角色。
今年三大運營商都展示了各自的物聯網應用,而中國電信在物聯網方面的業務是相對最全面的。在中國電信的政企展區,設置了“智慧城市”、“車聯網”、“智慧教育”、“智慧農業”等板塊。不久前,中國電信上海研究院鈕剛副院長向記者介紹,目前他們已經在11個行業擁有超過30多種的物聯網應用方案,下一個階段的突破重點將集中于解決成本和規模化的問題。
記者在采訪運營商和設備廠商的企業和行業物聯網信息化解決方案中,最突出的還是“同質化”和應用的“樣板化”問題。應該說產業和城市的轉型升級為運營商提供了巨大的舞臺和市場,而運營商也研發了許多的解決方案,但目前各個運營商在這些領域都只有一些成功的應用案例,而且多半都是“單點”的示范應用,有規模效應并且真正基于客戶需求的方案并不多。
這也正是電信運營商在推動企業和行業信息化中遇到的瓶頸所在,很多應用浮于表面,只是簡單的集成,并沒有真正滿足客戶的需求,沒有從根本的運作思路與體制機制上去適應企業和行業客戶的需求,結果必然是很難從樣板示范進入規模應用。
運營商需要在集成上下工夫
運營商向第三方提供更好的管理運營服務,做好產品策略,才是發展物聯網需要加強的重點。
目前,中國的信息化已經從過去的部分環節和垂直系統內部的智能化向橫向系統整合階段邁進,跨企業、跨區域、跨領域的融合方案才能夠滿足用戶的需求。
目前,在各個運營商的物聯網解決方案中,非常多的行業應用部分解決方案都來自合作伙伴,應該說他們是運營商搶占物聯網市場產業生態鏈上非常關鍵的伙伴,他們很希望運營商能夠在集成與整合各方資源上扮演更重要的角色。為運營商提供“移動警務”解決方案支撐的西安聯合信息技術有限公司的吳迪說:“目前我們的方案已經開始在公安系統有了一些應用,但遇到的主要問題是如何更大規模地推動以及如何更好地整合與協調多方資源的問題。”
聯通的“車聯網”解決方案的合作伙伴鼎星眾城有限公司有關人士對記者表示,車聯網涉及很多方面,如果想要提供更多的服務、滿足消費者更多的需求,真正成為有競爭力的產品,需要協調和整合更多的資源,很希望運營商能夠在集成與整合上起到“神經樞紐”的作用。
UT斯達康公司展臺的有關人士對記者表示,運營商一直希望加快企業和行業信息化市場的拓展力度,過去的效果并不是特別理想,尤其是在定制化需求的開發上,運營商的優勢很難發揮,而在物聯網時代,運營商能夠參與更多前、后端的整合。以食品、藥品以及煙草行業的信息化為例,過去這些行業的信息化都主要集中在企業系統內部,現在需要向末梢環節延伸,需要整合、對接越來越多的環節,視頻、運程監控等物聯網方案成為企業信息化必不可少的部分,這樣運營商有機會從物聯的角度切入這個市場。
應該說,合作伙伴對運營商的整合期待,不僅僅是技術上的,更多的是在資源協調上的,這需要運營商在商業模式和產品策略上做更多的調整。中國電信北京研究院信息化應用平臺研究總監江志峰就曾經表示,運營商不能物聯網所有環節都做,能夠保證用戶安全范圍內,向第三方提供更好的管理運營服務,做好產品策略,才是物聯網發展需要加強的重點
中國電子報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