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11中國(寧波)智慧城市技術與應用產品博覽會——智慧城市發展高峰論壇在寧波舉行。嘉賓們以推進智慧城市建設、促進城市和諧發展為主旨,圍繞智慧城市建設內涵、發展思路、體制創新、產業動態等進行深入交流和廣泛研討。新加坡資訊通信發展管理局(IDA)國際總裁謝勁松應邀參加本次智慧城市發展高峰論壇并演講,分享新加坡智慧國的建設經驗。
信息通訊是推動新加坡城市規劃與建設的關鍵因素之一,今天我將與大家分享資訊通信技術在智慧國建設中所發揮的作用與成果。
首先,介紹下新加坡資訊通信發展管理局(IDA)。IDA是新聞、通信與藝術部屬下的一個法定機構。與政府部門相比,法定機構在新加坡有較大的管理、人事聘用和財政自主權。法定機構通常實行類似于企業的管理方式,IDA是全國資訊通信技術,就是ICT的主管部門,也是新加坡智慧國2015發展藍圖與電子政府2015計劃的總策劃師與總工程師。我們有大約1200多人,其中800個政府信息官,也就是CIO,分布在政府部門和法定機構。這些CIO負責政府的信息化計劃、規劃、項目管理、標準制訂,并與IDA協調部門之間的技術標準制訂、資源調度與整合等。IDA協助政府在信息化、電子政務和城市信息化規劃、政策與標準制定、方案設計和項目管理等方面開展工作。我們的主要人員大部分來自IDA,這幾年,與我們合作的政府,遠至南美洲、非洲、歐洲、中東和東盟國家,在國內我們參與的項目有以下幾個,IDA國際是新加坡廣東合作理事會和新加坡天津貿易理事會的成員。
新加坡智慧國2015計劃及施行情況。
新加坡在信息化方面有比較長的歷史。過去三十年,我們共制定了六項目標明確的全國ICT藍圖,有人說這些規劃既是新加坡創造經濟奇跡的重要推動力,也是促進信息化和電子政府發展的有效促進劑。在此同時,我們也共編制了五個電子政務的總體規劃,來支撐這些全國ICT藍圖。其實我們把政府當做是一個關鍵的經濟領域,許多資訊通信技術的創造舉措都由政府帶頭,與企業互動,并結合必要的政策改革,這也是我們推動其他經濟領域轉型的主要驅動器。
“智慧國2015計劃”是我們目前的一個十年計劃,這個計劃實行于2006年,政府共投資大約40億新元,這個計劃的愿景可以用一句話來形容,就是利用無處不在的ICT技術將新加坡打造成一個智能化的國家,一個全球化的城市。預計成果共有三個。
一,以ICT為手段,實現國民生活內容豐富化。
二,憑借ICT增強經濟競爭力和創新力。
三,促進ICT產業增長,提高產業競爭力。
這個計劃的英語名稱是(IN2015),創新、整合、國際化,三個IN,來呼應這個計劃。智慧國主要戰略是用ICT技術推動國內經濟領域的發展水平。例如數字媒體與娛樂、教育和培訓、金融服務、制造與物流、保健與生物科學和電子政府等,使ICT技術與日常生活及經濟發展更緊密地結合起來。
我國實施一系列計劃,力圖對各部門的創新型服務發展起到催化作用,從而為關鍵產業部門提供理想的發展環境。同時鼓勵社會各界采納ICT技術。
另一個戰略要點就是發展完善的基礎設備,目標是在2012年前建成新一代的全國ICT基礎設施,包括建設超高速全覆蓋的有線和無線兩種寬帶網絡。這套基礎設施將滲透到社會的各個角落,市民很快就可以享受到每秒1000M的超高速寬帶入戶服務。市民也可以享受到新一代的服務,例如通過高清視頻監控來提高公共安全水平,借助于遠程醫療來提供更好的衛生保健服務。此外還有各種新一代的互動式多媒體應用服務等。
從過去的五年,從這些數據來看,我們目前的成績還算可以,但資訊通信技術所帶來的效應有時候意想不到。打個比方,新加坡在世界銀行公布的2011年營商環境報告顯示,新加坡連續五年被列為全球經商最便利的地方。這個調查是世界銀行根據利潤成本、稅務機制、執行合約的速度、企業監管等因素來決定排名。想成立公司并向國家稅務局注冊消費稅的業者能夠使用同樣一份電子表格進行申請,以成立公司所需的時間來說,全球平均需要完成八個步驟,我國只需三個步驟,即三天的時間。在全球經商環境稱冠。
大家可以看到,新加坡在2006年制定“智慧國2015計劃”的時候所考慮的比較偏重于經濟發展轉型,政府效率,市民幸福,基礎設施建設。五年后我們面臨的是城市化、人口結構變化以及氣候的變化。這些大的趨勢向社會與環境提出了種種挑戰,給城市基礎設施帶來了沉重的負擔。
城市可以通過ICT(是信息、通信和技術三個英文單詞的詞頭組合InformationCommunicationTechnology,簡稱ICT。它是信息技術與通信技術相融合而形成的一個新的概念和新的技術領域。也是在線測試儀的簡稱)有成效、通用的部屬與創新來克服這些挑戰。在一個不斷變化的創新的世界里融合了數字化社會與知識型經濟,網絡通信連接變得無處不在,甚至超越了人與人之間應用的互聯網。所有這些都給政府與其他公共和私人領域進一步的合作帶來契機。
在智慧國2015發展過程中,IDA也非常注意新技術和新理念的引入,以跟上時代的步伐。目前,知識聯網、綠色城市ICT解決方案、業務分析和云計算已經被納入其中。新加坡充分認識到這些戰略性技術在促進發展方面的重要地位,并已經做好了引領新一代變革的準備。其中,IDA與企業和學術界組成的ICT工作組構建了知識網絡的框架,以連通性為基礎,以數據為核心的知識網絡能夠幫助新加坡有效地利用有限資源,實現可持續發展,更快抓住亞洲性的商業發展機遇。
用知識引領生產力和創新力,依靠知識網絡,業務分析和云計算能夠在網絡范圍內傳輸和處理數據,并提供高價值的所謂按需供償。我們想要達到的目標是以政府和企業合作,城市服務整合和優化基礎設施的鋪設為起點,利用前瞻性的智能化技術把關鍵的智慧城市目標和效應體現出來。
新加坡智慧城市發展的另一個特點是以政府為核心,帶動智能化。一個成功的智慧城市取決于政府部門之間是否充分利用其資源、數據、知識、經驗。我們在2006年重點推行整合政府計劃,通過各種標準、獎勵、政策改革和業務流程再造等手段,來達到整合的效應,為我們智慧國建設打好基礎。
今年6月份公布的電子政府2015計劃,以協作性為主題,深化政、企、民之間的合作,把三方的資源數據、知識、經驗結合起來。從運作的角度來看,政府也將踏上云計算這趟有望成為未來營運方式主流的列車,政府將采取多管齊下的方式去推動政府部門對云計算的使用。例如非敏感服務可以使用現金市場提供的一般云計算服務。如果涉及安全和敏感考量的政府功能,則建設僅供試用的云計算基礎設施。如此一來,各個政府部門就能根據本身的需求,運用這些云計算資源,以實現整合政府運作,從而提高生產力。
數據計量學分析是政府另一個正在發展的領域,政府需要了解怎樣可以有效地從政府數據中挖掘對政策制定與規劃有用的信息。政府在過去很多年里收集了大量的數據,數據計量學分析將有助于政府機構提高營運規劃及服務質量。
智能化技術在各經濟領域的應用是最能凸顯智能化是不是一項值得投資的工程。新加坡在幾個關鍵領域都嘗試應用一些有適用性的技術,例如交通管理、貿易與物流、衛生醫療以及教育。
一些建議
新加坡是一個非常小的國家,只有差不多700平方公里,缺乏天然資源,這種危機感迫使我們更要充分利用知識和智慧來應付現在和未來的挑戰。這里提出一些關鍵因素供大家參考。
一,政府必須給予政策支持,以確保各結構邊界的整合。
二,智慧城市項目必須爭取獲得企業的支持。
三,智慧城市發展遠景的清晰度和近期實施項目的實用性必須明確。
賽迪網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