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秋已過,各路螃蟹正在爬上餐桌。聽說陽澄湖邊的巴城農民用物聯網養出的塘蟹,個頭大,產量高,比陽澄湖里養出來的還要肥美,而且養殖戶坐在電腦前敲敲鍵盤就能管理幾十畝的水面,儼然現實版的“開心農場”,記者決定去巴城一探究竟。近日,記者在昆山市巴城鎮陽澄湖現代漁業產業園看到,塘蟹同樣享受著陽澄湖水的滋養,因為對相關水質指標實現了實時在線監控,相比在陽澄湖天然水養的,其生長環境更安全、可控。昆山市農業委員會工作人員介紹,目前,巴城鎮計劃在5年內對所有4.5萬畝螃蟹養殖基地實現養殖環境智能監控。
陽澄湖現代漁業產業園位于巴城鎮東北部陽澄湖畔,整體規劃面積5.2萬畝,覆蓋陽該鎮消涇、車渡、北前、十圖和陸巷等五個行政村,共計68個自然村,涉及農戶3954戶。目前,產業園中1500畝河蟹標準化養殖示范區已經投用。記者看到,在這里,水面被劃分、改造成一個個規整的仿生態池塘。陽澄湖的清水通過內河泵機源源不斷注入塘內,增氧設備在水面上制造著一串串的氣泡……一只只金爪白肚的大閘蟹就在這一方方“生態別墅”中成長著。
水質是大閘蟹自然生長環境的重要因素。記者看到,這里的塘水都很清澈,一半的水面都覆蓋著綠色的水草。“要養好一塘蟹,先要調好一池水、一塘草。”昆山市農業委員會副主任、蘇州市水產學會副會長于德山指著水面,一一點道,“蘆葦、茭白、菱、編織草、金魚藻等等,可以凈化水質的植物達到了20多種。”于德山說,“根據指標檢測,這里的塘蟹甚至要比陽澄湖天然水養的更肥美。”
在產業園的監控大廳里,通過電腦和大屏幕,昆山市農委的技術人員實時監控和管理著該園1500畝水產養殖場。大屏幕上,蟹塘內水質數據不斷刷新。于德山解釋,基于物聯網技術的智能漁業是水產養殖的大方向。具體而言,水產養殖環境智能監控系統是基于智能傳感技術、智能處理技術及智能控制技術等物聯網技術開發的,集數據、圖像實時采集、無線傳輸、智能處理和預測預警信息發布、輔助決策等功能于一體的現代化水產養殖支撐系統。該園區采用的水產養殖環境智能監控系統,可以對蟹塘內的溶解氧、pH值、水溫等進行在線監測,及時調節水質,預測各種病情發生,使水產品在最適宜的環境下生長,達到增產、節能、省工、適時用藥、減少環境污染等效果。
水產養殖環境智能監控系統引入產業園后,最受益的自然是養殖戶了。顧水良在漁業產業園內承包了20多畝池塘,他告訴記者,他從事水產養殖10多年了,以前給池塘引水,要搭好電源,拖著水管,抬著抽水泵去外河抽水,又煩又累。現在好了,只要塘口的水閥一擰,水就來了。“就像家里的自來水龍頭一樣,方便得很!”更重要的是,通過對水環境的在線監控,可以保障陽澄湖蟹生長在一個安全舒適的環境中,從而保障螃蟹的安全肥美,全面提升其品質。
解放牛網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