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物聯網是繼計算機、互聯網和移動通信之后的又一次信息產業的革命性發展。物聯網用途廣泛,目前物聯網被正式列為國家重點發展的戰略性新興產業之一,“十二五”期間,物聯網產業將被作為新興產業加以大力扶持,可以預見未來五至十年內,物聯網將快速發展并深刻影響我們工作生活,質檢機關應加強這方面的應用研究,與時俱進,借高科技發展提升質量安全水平。
一、物聯網定義及發展現狀
物聯網(The Internet of things)是指通過射頻識別(RFID)、紅外感應器、全球定位系統、激光掃描器等信息傳感設備,按約定的協議,把任何物品與互聯網連接起來,進行信息交換和通訊,以實現智能化識別、定位、跟蹤、監控和管理的一種網絡。它將各種信息傳感設備,如射頻識別(RFID)裝置、紅外感應器、激光掃描器等種種裝置與互聯網結合起來而形成的一個巨大網絡,讓所有的物品都能夠遠程感知和控制,從而形成一個更加智慧的生產生活體系。簡而言之就是“物物相連的互聯網”。
從國際上看,歐盟、美國、日本等國都十分重視物聯網的工作,并且已作了大量研究開發和應用工作。如美國把它當成重振經濟的法寶,據咨詢機構預測,到2020年,物聯網的產值將是互聯網的30倍,因此,美國高度重視以物聯網應用為基礎的“智慧地球”計劃。今年,歐盟制定出臺了《歐盟物聯網行動計劃》(Internet of things ---An action plan for Europe),其目的也是企圖在“物聯網”發展上引領世界。 同樣,我國各級政府和相關產業也做好了迎接物聯網時代到來,對于與發達國家處在同一起跑線的物聯網產業的發展,中國政府給予了高度肯定和大力扶植,計劃在“十二五”期間投入五萬億元發展這一戰略性新興產業,各級政府更是看好物聯網技術與實際產業的結合將成為中國經濟新的增長點的利好背景,紛紛計劃將物聯網應用與地方經濟發展戰略相掛鉤,海南省政府計劃將物聯網應用與“海南省國際旅游島”戰略相結合,建立面向游客的旅游融合平臺;西安保稅物流中心正在打造未來西部中國物聯網發展應用的引領者;寧波市則首先希望利用港口優勢,以物聯網實現物流行業的突破,提出第四方物流概念;上海、江蘇都已有將物聯網成功應用于出租車、機場防入侵等成功案例。
二、物聯網在質檢系統的應用案例
廣東檢驗檢疫局給供港豬戴射頻“耳環”實現全程監控:廣東局以RFID技術為依托,從供應鏈比較短的活畜監管開始以HACCP和EANUCC體系為監管方法,以互聯網為傳輸媒介,建立“供港澳活畜檢疫監管平臺”,實現供港澳活畜從繁育、飼養、防疫、用藥、飼料、注冊等養殖環節到疫情預警、報檢、產地隔離檢疫、出證、監裝、口岸中轉檢疫等檢驗檢疫環節以及通關環節的全方位、全過程監控和快速響應,實現“監管信息化、通關自動化、查詢便捷化、源頭追溯化”,達到與國際食品安全監管追溯體系全面接軌,確保了消費者食品衛生安全。
口岸檢驗檢疫RFID電子閘口運行:所謂“電子閘口”,就是當車輛出入境時,車載電子卡能迅速感應檢驗檢疫基站信號,并把電子卡的相關信息傳遞給基站,系統即刻獲取車輛所屬運輸公司、車牌號碼、司機姓名、健康證的有效期、扣費情況及監控檢驗檢疫業務辦理情況等信息,檢驗檢疫部門根據這些信息及時對出入境車輛實施布控、稽查、發布有關檢驗檢疫指令,指引司機靠臺、辦理檢驗檢疫業務,從而實現有效的通道管理。目前,皇崗局已在158輛出入皇崗口岸的車輛上安裝了車載電子卡。寧波梅山保稅港區開檢在即,該區也應用了RFID電子閘口功能,并實現與整個園區信息平臺的全面對接,電子放行口令通過該平臺發布。
山東省質監部門將物聯網技術應用于特種設備、食品等領域的監管:山東省質監部門在工業氣瓶、車載氣瓶、電梯、鍋爐、大型娛樂設施、壓力管道等特種設備領域推廣應用物聯網技術,構建基于RFID的特種設備動態管理服務平臺。目前,山東省質量技術監督局已對40余萬只氣瓶實現了實時物聯網,電梯維保電子監管系統也在濟南、煙臺、青島、濰坊、淄博等11個城市推廣應用。不僅使監管部門能夠在第一時間獲得第一現場的精準數據,大幅提高監管的效率,同時,還能向特種設備的設計、生產、使用、維保、第三方檢驗等用戶提供信息服務,使有關各方都受益。
山東質監部門還與農業、移動等部門合作,聯合開發完成了蔬菜安全二維碼追溯系統。通過手機對二維圖形“拍碼”,再通過讀碼軟件,從互聯網找出對應這個“條碼”的物品信息,并呈現在手機上,蔬菜的各種信息便一目了然。
檢驗檢疫將傳感技術應用于過程監管:早在2005年寧波局作為率先在系統內實施“電子監管”的試點單位,以“提速、減負、增效、嚴密監管”為目標,達到了檢企雙贏、有效監管的目的,極大地提升了檢驗檢疫工作效率。如寧波局在罐頭食品生產企業安裝殺菌溫度感應裝置,通過網絡傳輸到局端,從而實現監控。如江蘇局在對木質包裝的熏蒸處理、熱處理過程中,安裝了帶有溫度傳感器、濃度傳感器的電子監管軟件,取得了很好的應用效果。
三、加強物聯網技術應用研究,加快“智慧質檢”建設
質檢部門擔負著質量安全、服務外貿的重任,應該主動融入地方經濟轉型發展的大局,充分運用物聯網等信息化新技術,創新監管和服務手段,探索并推進“智慧質檢”建設,更好地支持和促進地方外貿的平穩增長,在科學發展中發揮質檢部門的積極作用。我們認為可以在以下幾個方面進行系統探索研究:
1.應用物聯網技術構建更加完善的食品、農產品的全程監管和追溯體系。目前,從技術手段來看,采用RFID建立農產品全程監管和追溯體系已經成為趨勢。以RFID為標識手段,將EANUCC編碼體系(全球統一標識系統)應用于從種植、養殖到加工、零售的過程控制和信息傳遞,同時結合“危害分析與關鍵控制點”(HACCP)應用,則可以有效地對食品、農產品供應鏈全過程進行跟蹤與追溯。廣東、山東都已經為我們提供了參考樣本,可以考慮系統推廣,組織制定進出口貨物溯源監管領域的RFID技術應用標準和規范,建設基于RFID技術的第三方綜合服務平臺,逐步擴大到對其他商品的應用。
2.探索物聯網技術在物流和通關中的應用。目前,檢驗檢疫信息化網絡已比較發達,檢驗檢疫單證流和數據流比較完善,由于檢驗檢疫的物流監管側重于運輸工具和集裝箱,隨著GPS電子鎖和一次性RFID電子簽封使用,檢驗檢疫物流監管的可行性有了技術和成本的保障,實現貨物及隨附單據實體流和單證、數據的同步已成為可能,可以探索物聯網技術在通關中的更全面應用,如高風險、高敏感商品的海外裝運前檢驗;進口貨物異地檢驗和直通放行貨物中的應用;加大RFID電子閘口應用范圍;深化檢驗檢疫電子視頻監管,探索應用3G、TD等技術,實現遠程智能監管。
3.探索質量安全監管中傳感網技術應用。在寧波、江蘇成功將傳感技術應用于日常監管的基礎上,檢驗檢疫在強化對出口食品安全衛生的全過程監管中,可以探索應用傳感技術加強對生產企業的生產和倉儲條件的動態管理,如通過傳感網實現對生產倉儲環境防鼠、防蟑螂入侵的自動報警和溯源監控,確保出口食品生產企業衛生條件持續符合相關要求。在對出口工業品的監管方面,可以在現有電子監管和視頻監管網絡中加入遠程檢驗監測的功能,將檢驗監管前移,做到對企業的關鍵生產過程各項數據和工藝進行遠程監控分析,實行過程監管,提高檢驗監管的質量和效率。
4.檢驗檢疫證書防偽。RFID的另一個特征是數據安全性好,是有效的防偽手段。采用RFID技術,通過數據加密和數字簽名,經認證平臺認證,可以實現對檢驗檢疫現有證書、標識甚至部分商品的防偽查驗。
5.搭建基于傳感網技術的虛擬公共檢測平臺,推動“數字虛擬實驗室”的建設。為進一步提升平臺服務水平和效率,可以探索運用傳感網的思想繼續完善公共服務平臺,推動“數字虛擬實驗室”建設,實現檢測儀器物物相連、檢測流程動態感知、檢測結果智能分析,全面提升檢測資源利用效率。結合對出口企業分類管理的要求,甚至可以考慮將企業實驗室作為檢驗檢疫實驗室的延伸,遠程監控檢測過程并自動獲取檢測結果,提升執法把關效能。
6.盡早規劃物聯網在質檢的整體應用,搭建質檢物聯網公共平臺。質檢部門已有將物聯網技術應用于檢驗監管工作的實踐,但尚處于部分、分散的狀態,沒有形成一個整體的規劃與設計,平臺建設也是各歸各建,沒有考慮質檢全局。在質檢“十二五”規劃中應加強這方面的綜合體系化研究,盡早規劃物聯網在質檢的整體應用,搭建質檢物聯網公共平臺,讓現代技術服務質檢事業又好又快發展
來源:中國物聯網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