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法國必維國際檢驗集團綠色建筑顧問Jerome Sebbag日前向記者透露,目前必維正努力在中國市場突破更多的政策壁壘,其在中國市場的戰略地位又將提升一個層次。
此前,進入中國市場的外資建筑項目認證與監理公司,必須與擁有此類資質的國內建筑監理公司進行合作,才能夠接單國內項目。
對此,Jerome Sebbag并不諱言他們多年緊盯綠色建筑行業政策風向,并時常作為節能建筑顧問為政府部門設定行業標準提供建議。
對于進入中國時間較早的大型跨國企業來說,處理好與政府機構的關系始終是他們心照不宣卻又諱莫如深的話題,但Jerome Sebbag表示,在中國的綠色建筑行業,目前仍然以政府推進為動力,客戶的主動性還比較小。
政策推動:中國成LEED標準全球第二大市場
“在綠色建筑行業,有一個很奇怪的現象:盡管歐美是綠色環保行業的主市場,但目前中國是繼LEED認證發源地美國之后,全球第二大LEED認證市場。”Jerome Sebbag說。
LEED美國綠色建筑認證,是美國綠色建筑委員會(U.S Green Building Council)建立并推行的“綠色建筑評估體系”,該體系遵循美國綠色建筑協會政策和方針,被認為是全球最完善、最具影響力的評估標準。
中國目前綠色建筑的官方標準是三星標準,但LEED由于各方面要求更完善,因此逐漸受到業內的追捧。
必維國際檢驗集團(以下簡稱“BV”)創始于1828年,以船舶服務起家,現已發展成全球質量、健康、安全、環境以及社會責任領域符合性評估和認證服務的領導者。
同時,BV還是美國綠色建筑委員會(USGBC)在中國唯一授權的LEED認證審核機構。其認證審核團隊已在全球范圍內完成了近千余個LEED項目的認證及審核工作。
根據BV統計,截至2011年8月, LEED認證在中國共有679個申請項目,151個已認證項目,其中達到最高級白金級別的有11個。
一家法國的建筑認證、檢驗公司,要把美國標準在中國一力推行,如何做才有競爭優勢?
一開始BV很難在中國推行LEED,因為這是依據美國的標準制定的,要求比中國的更加嚴格。當必維與中國的設計機構交流時,他們對此并不熟悉。
Jerome Sebbag 表示,各個國家的綠色建筑標準都是不同的,都以當地標準為依據。中國的綠色建筑標準要根據中國的要求來制定,有一些方面與美國是相同的,但總體來說,差別很大。目前來看,美國的標準比中國更嚴格,但中國的標準會出于降低能耗的要求日趨嚴格。
“我們可以看到中國最新的五年計劃對于能源消耗提出了很嚴格的要求,這一要求不僅僅針對建筑,而是針對整個國家。降低能耗主要從建筑、工業、交通三個領域著手,其中建筑領域的邊際效應最大。”他說。
BV顯然對政策風向把握準確。BV建筑工程部業務發展助理Louis HAAG提出,在政府的強勢推動下,很多企業接受LEED標準,是希望顯示自身是注重環保的企業。
8月31日上海舉行的“氣候變化下的城市化進程策略會議”上,中國住房和城鄉建設部建筑節能與科技司副司長韓愛興曾表達類似觀點:“目前中國解決城市低碳問題,主要從能源問題入手,提高建筑能效。中國政府高度重視低碳技術,住建部專門成立‘低碳城市領導小組’。”
在政策之外開拓市場“邊緣地帶”
盡管中國對于LEED的接受程度越來越高,但是必維卻認識到光靠政策風向無法可持續的發展。
Jerome Sebbag就表示,只有在新建建筑市場之外開拓“邊緣地帶”,了解客戶的短期與長期需求,綠色建筑認證行業才有更大的機會。
BV統計顯示,目前中國每年新增建筑面積達25億平方米,接近法國現有建筑面積(30億平方米)。但是,盡管目前新建建筑的絕對數量不小,但從比例上看,中國的建筑市場接受LEED標準的新建筑不到1%。
“中國企業普遍考慮的是快速獲得回報,如果我們勸說客戶增加資金投入,從而達到高能效標準,但需要15年左右,那么客戶是不會感興趣的。”Jerome Sebbag坦言,“在這一點上,我們必須有更具創造性的客戶溝通模式與技術支持團隊,提出更加具有誘惑力的投入產出比,使得客戶選擇LEED,不僅僅是受政策推動,更是受商業利益推動。”
他指出,LEED標準能否被接受,主要取決于客戶本身對于建筑的要求,“如果客戶只想建符合最低標準的建筑,那么他考慮的是以最少的花費進行建設,而接受LEED標準則會讓他產生‘額外花費’。但是我們會告訴他,如果從總體、長遠看,他就不會認為這是額外花費了。雖然在建設中多花了錢,但是在建筑運營中通過更少的能源、水資源消耗等可以節省更多。”
與此同時,必維將目光瞄準了新建建筑之外的市場。Jerome Sebbag認為,現有建筑應是綠色標準推廣重點:“對于現有建筑,我們可以做很多,建筑節能審計,節能措施咨詢及現役綠色建筑標識等。”
來源:21世紀經濟報道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