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智能裝備面向傳統產業改造提升和戰略性新興產業發展需求,重點包括智能儀器儀表與控制系統、關鍵零部件及通用部件、智能專用裝備等。它能實現各種制造過程自動化、智能化、精益化、綠色化,帶動裝備制造業整體技術水平的提升。
去年10月,我國確定7大戰略性新興產業,其中,高端裝備制造業涵蓋智能裝備、航空裝備等5大方向。今年8月9日,從工信部傳出消息,5大方向規劃已經編制完成,將于年內發布。可以預見,智能裝備即將進入加速發展時期。
8月18日,中國(天津)國際裝備制造業博覽會開幕。展會將智能裝備作為展出重點,向所有參觀者發出了一個明確信號:智能裝備是高端裝備制造的5大方向之一,是未來的發展重點。
博覽會正值智能裝備等規劃編制完成、即將發布的時刻開幕。而其所處的大背景,則是我國智能電網建設如火如荼之時。這一切,都讓人們對智能裝備產生更大的期待——智能裝備能給我國智能電網建設帶來什么?
滿足智能變建設需要
專家認為,智能裝備快速發展,首先是能夠為智能變電站建設帶來利好。要了解智能裝備和智能變電站的相互關系,首先要了解二者的內涵。
對于什么是智能裝備,業界目前沒有統一的、嚴謹的定義。不過,大家普遍認為,智能裝備是先進而智能的高端裝備,是先進制造技術、信息技術和智能技術的集成和融合,因此先進性和智能性是其兩大主要特征。
工信部裝備工業司司長張相木表示:“智能裝備面向傳統產業改造提升和戰略性新興產業發展需求,重點包括智能儀器儀表與控制系統、關鍵零部件及通用部件、智能專用裝備等。它能實現各種制造過程自動化、智能化、精益化、綠色化,帶動裝備制造業整體技術水平的提升。”
由此可見,智能裝備是智能的、可代表國家工業化水平的裝備,這一判斷恰與智能變電站建設對設備的要求吻合。
今年上半年,國家電網公司發布《智能變電站優化集成設計建設指導意見》,智能變電站被定義為工業設施,要求簡約,提高設備集成。
簡約,即剝離多余功能,實現系統功能的集成、整合。未來,智能變電站將嚴格執行通用設計原則,突出工業設施的功能定位。這對變電站功能和設備的整合集成提出了更高要求。
加強功能整合、提高設備集成,意味著發揮變電站數據采集數字化、傳輸處理網絡化、信息共享化的特點,在滿足設備可靠性前提下,提高裝置硬件集成度、取消冗余功能器件、減少裝置配置數量。
眾所周知,變電站設備包括變壓器、斷路器、互感器等一次設備和自動化系統、輔助系統、智能組件等二次設備。簡約、提高設備集成等要求,只有在智能設備不斷向先進性、智能化方向發展時才能實現。此時,智能設備的發展已經和智能變電站的建設緊密聯系起來。
促進裝備制造由大變強
智能裝備快速發展,還能帶動我國裝備制造業由大變強。智能裝備的帶動作用,在“十一五”時期已經有所表現。
高效清潔發電設備、高性能輸變電設備因科技含量較高,被看作是智能裝備的重要組成部分。“十一五”以來,上述兩種類型裝備的自主化成績顯著,裝備保障能力顯著增強。其中,高效清潔發電設備已能基本滿足國內需求,技術水平和產品產量已經進入世界前列。特高壓交流輸變電設備和特高壓直流輸電成套設備綜合自主化率,分別達到90%以上和60%以上,同樣引領了我國裝備制造業成長。
智能裝備之所以能夠衡量一個國家的工業化水平,能夠代表裝備業是否夠“強”,就在于它體現了制造業的智能化、數字化和網絡化等發展趨勢。從這一角度看,雖然我國部分智能裝備產品的技術水平先進,但總體上看,仍處于做大而非做強的狀態。
“做大”在于總量大。根據相關統計數據,我國裝備制造業規模已經超過2萬億美元,而美國和日本兩國制造業總量分別為1.5萬億美元和1.2萬億美元。我國裝備制造產業規模位居世界第一。
未“做強”的原因在于“短板”仍十分突出。中國機械科學研究總院原副院長屈賢明指出,現今國內裝備制造業存在自主創新能力薄弱、高端制造環節主要由國外企業掌握、關鍵零部件發展滯后、現代制造服務業發展緩慢等。
在屈賢明看來,中國裝備制造業“由大變強”的標志包括:國際市場占有率處于世界第一,超過一半產業的國際競爭力處于世界前三,成為影響國際市場供需平衡的關鍵產業,擁有一批國際競爭力和市場占有率處于全球前列的世界級裝備制造基地,原始創新突破,一批獨創、原創裝備問世等多個方面。上述各個方面突破的希望,就在于智能裝備制造。
據了解,“十二五”期間,我國對智能裝備研發的財政支持力度將繼續增大,第一套裝備示范項目保險機制將建立,智能裝備產業發展重點將明確,“十二五”期間,國內智能裝備的重點工作是要突破新型傳感器與儀器儀表等核心關鍵技術,推進國民經濟重點領域的發展和升級。
延伸閱讀:智能裝備市場顯現萬億規模
智能裝備將成為我國高端裝備制造業的重點方向之一。正在征求意見的《國家戰略性新興產業發展“十二五”規劃》明確提出,“十二五”期間,要實現重點領域制造過程智能化水平顯著提升,到2020年智能裝備國內市場占有率達到30%。
據《上海證券報》調查,智能裝備國內市場占有率達到30%,即意味著年銷售產值將達到6萬億元。
智能裝備市場規模為何如此巨大?專家認為,來自政府層面的支持和來自市場層面的需求均起到巨大作用。
自2009年5月《裝備制造業調整和振興規劃》出臺以來,國家對這一領域的政策支持力度不斷加大。發展戰略性新興產業的意見、高端裝備制造業規劃等紛紛出臺或正在制定,為推動智能裝備發展奠定了基礎。
首臺(套)裝備示范項目是保證智能裝備應用的一項重要制度。今年年初,中國保監會有關部門與北京市中關村管委會等單位,共同在京召開了首臺(套)裝備示范項目保險機制啟動大會,中關村部分企業作為首批首臺(套)生產企業簽署了保險合同。建立首臺(套)裝備保險機制有利于國產裝備的市場化進程,也有利于科技企業的產品研發。
來自市場層面的需求更是具有重要影響力。以智能變電站建設為例。廣發證券分析認為,隨著智能電網全面建設階段來臨,智能變電站建設大幕即將拉開。大量智能變電站項目將陸續開始招標,涉及的設備范圍也開始擴大。
而根據國家電網公司的安排,2011年起新設計的110(66)千伏及以上變電站將采用智能變電站建設標準,智能變電站成為新建變電站的主流,迎來爆發式增長。有關分析認為,在試點新建和改造智能變電站70余座的基礎上,未來新建智能變電站將數以千計,這個龐大的項目將在未來10年內給智能設備制造商帶來4萬億元的市場機遇。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