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enuitem id="obtdm"><strong id="obtdm"></strong></menuitem>
<tbody id="obtdm"></tbody>
  • <tbody id="obtdm"><nobr id="obtdm"><dfn id="obtdm"></dfn></nobr></tbody>
      1. 返回列表 發帖

        建設“感知城市” 地方投資將愈加理性

        本帖最后由 techbridge 于 2011-11-1 18:35 編輯

        國務院總理溫家寶在江蘇省無錫市考察時首次提出“感知中國”戰略已逾兩年,作為在新一輪信息技術革命背景下推動國家產業升級、邁向信息社會的頂層戰略,“感知中國”在各地的推進情況具體如何呢?前不久,賽迪顧問在京發布了《中國感知城市建設戰略研究(2011)》,從空間角度,對我國感知城市建設的分布特征、建設模式、重點應用領域等層面進行了分析,并對我國感知城市的發展趨勢作出了分析判斷。

          沿海地區領跑,中西部逐步加速

          感知城市是指通過物聯網等信息與通信技術,構建一個高感度的城市基礎環境,實現城市內及時、互動、整合的信息感知、傳遞和處理,以提高民眾生活幸福感、企業經濟競爭力、城市可持續發展為目標的先進城市發展理念。它包括五個方面內涵,即城市環境完備智能、城市經濟活躍創新、城市服務高效靈活、城市市民現代幸福、城市治理精準高效。

          據北京賽迪世紀信息工程顧問有限公司副總裁柳絮介紹,截至今年5月,我國在建的感知城市數量已達36個,密布在環渤海、長三角、珠三角地區,三大區域的感知城市數量占據了總數的74%。其中,環渤海地區有9個,占總數的26%;長三角地區有11個,占總數的31%;珠三角地區有6個,占總數的17%。此外,武漢城市群、成渝經濟圈、關中-天水經濟圈等中西部地區也已經呈現出較好的發展態勢。

          環渤海地區自然資源和人力資源的組合優勢突出,研發能力強,具有較好的信息化基礎,各城市紛紛抓住機會,開展感知城市建設,以搶占城市競爭的有利位置。長三角地區城市經濟實力雄厚,是物聯網產業發展及應用示范最為集中的地區。長三角地區物聯網產業受到政策的刺激與支持得到了快速發展,開展了一系列的應用示范項目,為當地建設感知城市提供了實際的經驗和基礎,拉動了該地區的感知城市建設。珠三角地區是電子信息產品加工密集地區,城市信息化建設基礎好,水平高,RFID及M2M(長距離無線與有線通訊)應用十分廣泛。廣東省出臺了智慧廣東的發展規劃,依托原有高水平的信息化基礎,抓住物聯網發展的良好機遇,建設一批感知城市,促進物聯網的應用市場。國家為了促進中西部地區的經濟發展,出臺了一系列的政策,該地區的中心城市根據各自的實際情況,借助政策扶持,發展相關產業,建立產業基地及園區,聚集相關企業及人才,以此推動感知城市的建設。

          另外,依據經濟發展水平、人口數量、相關產業基礎等因素,賽迪顧問將我國的城市分成三級:一級城市共有3個,分別是北京、上海、廣州,這3個城市都在開展感知城市的建設,感知城市的覆蓋率為100%;二級城市共有31個,其中開展感知城市建設的城市數量為20個,感知城市覆蓋率為65%;三級城市共有67個,其中開展感知城市建設的數量為12個,感知城市覆蓋率為18%。

          感知城市建設呈現三種模式

          對于感知城市建設的不同領域,賽迪顧問發現我國感知城市的建設主要集中在四大領域,即醫療衛生領域、交通物流領域、城市管理領域和環境保護領域。賽迪顧問在報告中認為,目前我國的感知城市建設主要有以下三種模式:

          一是以物聯網產業發展為驅動的建設模式。即在感知城市的建設過程中,重點發展物聯網相關的產業,出臺物聯網產業扶持政策,大規模建設物聯網產業聚集園區,吸收、培養科研人才,扶持一批重點企業,形成一批示范項目,按照先培育產業發展,再拉動社會應用的模式來進行感知城市的建設。這樣的城市包括:天津、大慶、廊坊、無錫、常州、杭州、合肥、濟南、廣州、佛山、東莞、成都、貴陽、西安共14個城市,占總數量的39%。

          二是以信息基礎設施建設為先導的建設模式。即在建設感知城市時,大力建設城市信息基礎設施,鋪設光纖骨干網、實現有線網絡入戶、無線網絡覆蓋公共區域,增加網絡帶寬,提高網絡覆蓋率,推進三網融合、大規模部署無線信息采集設備,以建成無論何時何地都可以互聯互通的城市信息網絡。這樣的城市包括:上海、重慶、南京、揚州、溫州、福州、廈門、煙臺、江門、云浮共10個城市,占總數量的28%。

          三是以社會服務與管理應用為突破口的建設模式。即在建設感知城市的過程中,重點建設一批社會應用示范項目,在公共安全、城市交通、生態環境、物流供應鏈、城市管理等領域開展一大批示范應用工程,建設一批示范應用基地,重點突破、以點帶面、逐步深入地進行感知城市的建設。這樣的城市包括:北京、唐山、沈陽、蘇州、鎮江、寧波、青島、淄博、鄭州、武漢、深圳、昆明共12個城市,占總數量的33%。

          感知城市發展走勢日漸清晰

          對于我國感知城市建設的發展走勢,賽迪顧問判斷將會出現以下三大趨勢:

          第一,長三角、環渤海地區的物聯網產業發展與應用相互促進的倍增效應將逐漸顯現。長三角、環渤海地區是物聯網產業的主要聚集地,研發機構眾多,產業基地密集,一批示范項目的建設,為社會應用提供了成功案例和方向,帶動了物聯網技術和產品的大范圍社會應用。同時,大規模的社會應用將為物聯網企業帶來收益,并為企業指明新的研究方向,促進物聯網產業的發展,形成相互促進的良性循環,相對其他地區單應用或單產業的模式,促進效果更加明顯。

          第二,內陸城市將通過加速感知城市建設,縮小與沿海城市的差距。內陸城市的感知城市建設相對沿海來說起步稍晚,但是受沿海地區的帶動作用,借助政策的扶持,大部分城市紛紛發展物聯網及其相關產業,建立產業基地和園區,確定重點領域推廣應用,加速感知城市的建設。通過感知城市的建設,拉動內陸城市信息基礎設施的完善,提高信息化水平,逐漸縮小與沿海城市的差距。

          第三,感知城市建設投資將愈加理性、特色將愈加鮮明。各地政府在感知城市建設過程中將借鑒國內外感知城市建設的成功案例,汲取先進經驗,緊密結合城市定位,冷靜把握建設重點和方向,在做好前期規劃的基礎上不斷改善投資環境,優化投資結構,將有限的資金投入到具有最高產出的感知城市建設上,扎實推進社會應用,不再單純模仿其他感知城市的建設,而致力于打造獨具特色的城市品牌,以獲得更好的城市競爭力。

        返回列表

        精品播報 關閉


        中國安防行業“十二五”發展規劃

        經過三十多年的發展,中國安防行業已形成了門類齊全、技術先進的產業體系,尤其是經過“十一五”期間的快速發展壯大,安防產品制造、工程設計施工及服務業均獲得 ...


        查看
        曰本色黄a大片免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