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從2002年起至今,液晶電視的每年20%的增長已經結束,今年上半年液晶電視在中國的增長基本停滯,與此同時,國內液晶面板工廠陸續投產。供大于求狀況將進一步加劇。
長久以來,缺屏一直是中國IT和彩電企業最頭痛的事情。尤其是對于彩電企業,液晶面板占到電視整機成本的60%,沒有屏就沒有產品定價權,就相當于一直被上游供應商卡住脖子。
當中國企業花費巨資,初步解決這一問題后才發現,有屏也不是一件讓人能徹底快樂的事情。
從去年起,京東方、中電熊貓夏普、TCL投資的華星光電、友達昆山的生產線相繼投產。而僅京東方和TCL的兩個8.5代線滿產后,每年可生產電視模組分別約1400萬塊和1750萬塊。而目前我國每年彩電年銷售量約4000萬臺。“以前彩電企業面臨缺屏,今后液晶屏就要供過于求了。”
供需關系變化最直接的反映就是價格。
從去年二季度開始,全球液晶面板的價格便一路下滑。
“從2002年起至今,液晶電視的每年20%的增長已經結束,今年上半年液晶電視在中國的增長基本停滯,與此同時,國內液晶面板工廠陸續投產。供大于求狀況將進一步加劇。”業內專家劉步塵稱。
此外,DisplaySearch7月底發布的全球電視市場報告指出,由于發達國家市場持續低迷,今年全球電視總出貨量比預期低3%。“在美歐日等發達市場,CRT電視已廣泛被平板電視所取代,預計2011年市場需求將有所減緩。”此外,今年上半年,中國平板電視市場增速只有7%,首次低于10%。
本土面板一投產就面臨降價通道。“本土面板投產后,還要經過一年的技術爬坡期,一年后當本土面板的良品率達標后,行業競爭格局又會有新變化。如果京東方、華星光電不得不走低價路線,巨額投資的回收周期將大大延長,甚至造成巨額虧損。”
劉步塵認為,中國兩大高世代線可謂“生不逢時”。“全球彩電產業格局發生深刻變化,平板電視徹底完成對CRT電視的替代,進入‘零增長’期。遲來的本土面板企業,沒能趕上最后一班車。”
不過國內面板企業并不悲觀。“不做屏就沒有話語權,現在至少TCL打通了產業鏈,現在只是要解決新問題。”TCL集團相關負責人稱,“既然進入這個行業,就要跟著產業波動。我們要在國家政策支持下,帶動面板產業健康發展。”
來源:搜狐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