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samp id="fzrp7"></samp>
      <tbody id="fzrp7"><bdo id="fzrp7"></bdo></tbody>
      <progress id="fzrp7"><bdo id="fzrp7"><strong id="fzrp7"></strong></bdo></progress>

      返回列表 發帖

      中國推進建筑節能減排 發展綠色建筑要加快立法

      繼有關部門負責人近日表示,我 國 將 推 進 建 筑 等 領 域 的 節 能 減排,開展綠色建筑行動后,又有消息曝出,揚州準備建一座可以真正住進人去的“零碳社區”。低碳型建筑引起了新一輪熱議。

        有專家表示,現代建筑的基本理念應該是實現“低能耗、高舒適度”的完美結合,建設生態、節能住 宅 , 并 不 意 味 著 高 技 術 、 高 成本 , 完 全 可 以 利 用 簡 單 、 適 用 技術,并呼吁發展節能和綠色建筑,要加快立法。

        低碳建筑強調碳減排效果和能源結構低碳化

        國家應對氣候變化及節能減排工作領導小組近日審議并原則同意“十二五”節能減排綜合性工作方案,以及節能目標分解方案、主要污染物排放總量控制計劃。發改委有 關 負 責 人 接 受 媒 體 采 訪 時 也 表示,我國將加強節能減排管理,合理控制能源消費總量,推進建筑等領域的節能減排,開展綠色建筑行動等。

        清華大學建筑學院博士生導師栗 德 祥 表 示 , 為 應 對 全 球 氣 候 變化、資源能源短缺、生態環境惡化的挑戰,人類遵循碳素循環概念,提出發展低碳經濟、建設低碳社會的戰略目標,并得到越來越廣泛的理解和認同。

        2010年中國能源整體消費狀況顯示,在工業、建筑、交通三大高能耗領域中,建筑能耗所占的比重正不斷上升。

        “目前,我國的經濟規模已躍居世界第二位,新建筑大量增加,建筑能耗也中黽印?rdquo;中國房地產研究會副會長兼秘書長張元端告訴 《 經 濟 參 考 報 》 記 者 , 一 直 以來 , 我 國 資 源 、 能 源 利 用 效 率 很低,浪費嚴重。物耗水平與發達國家 相 比 : 鋼 材 消 耗 高 出1 0 %至25%;每拌和一立方米混凝土要多消耗水泥80公斤;衛生潔具的耗水量高出30%以上;污水回用率僅為發達國家的25%。單位建筑面積采暖空調的耗能量,外墻大體是 發 達 國 家 的 四 至 五 倍 , 屋 頂 是2 .5倍;單位建筑面積的采暖和空調 負 荷 是 發 達 國 家 的 二 至 三 倍 左右。

        栗德祥認為,城市建設領域低碳發展主要體現在三個層面:宏觀層面建設低碳型生態城市,中觀層面建設低碳型生態社區(含園區、城市綜合體),微觀層面建設低碳型綠色建筑。

        在栗德祥看來,低碳建筑與綠色建筑相比,綠色建筑注重綠色技術集成和目標的標識性,而低碳建筑強調碳減排效果和能源結構的低碳化。兩者結合起來就是低碳型綠色建筑。

        記者了解到,雖然越來越多的人對低碳建筑、節能建筑、綠色建筑等概念耳熟能詳,但低碳建筑有哪些內涵,與節能建筑、綠色建筑又有怎樣區別卻并不十分清楚。

        張元端介紹說,所謂低碳建筑是指在建筑材料與設備制造、施工建造和建筑物使用的整個生命周期內,減少化石能源的使用,提高能效,降低二氧化碳排放量。節能建筑,是指按節能設計標準進行設計和建造、使其在使用過程中降低能耗的建筑。所謂綠色建筑,則是在建筑全生命周期(包括建筑材料生產、建筑規劃、設計、施工、運營維 護 , 直 到 拆 除 、 回 用 等 各 個 環節)中 實 現 高 效 率 地 利 用 資 源(能源、土地、水資源、材料)、最低限度地影響環境的建筑物。又稱生態建筑、可持續建筑。

        栗德祥以南方綠色建筑技術展示中心項目舉例說,該項目在功能布局優化的基礎上,因地制宜地整合 了 植 被 碳 匯 技 術 、 基 礎 節 能 技術、室內環境控制技術、水資源循環再生技術、智能化監控技術、能源 低 碳 化 技 術 等 六 項 低 碳 技 術 策略 。 實 現 增 加 碳 匯 、 減 少 建 筑 能耗、提高運行效率以及實現可再生能源全覆蓋并最終可達到零碳運行的目標。

        低能耗高舒適度成為建筑理念

        低碳建筑是不是意味著要犧牲一定的舒適度呢?張元端表示,對現代建筑的基本理念應該是實現“低能耗、高舒適度”的完美結合,最大限度利用自然能源,盡量減少能源與資源浪費。“新建建筑必須是節能建筑,樓頂都要裝太陽能吸熱板、雨水收集裝置和冷熱空氣交換器。”

        由此看來,不犧牲舒適度的前提下實現低碳節能要靠科技助力。“發展節能和綠色建筑,要充分依靠科技進步。要配套發展與節能與綠色建筑有關的新技術、新材料、新設備,并逐步向標準化、系列化、集成化方向發展。”張元端說。

        他進一步表示,特別是節能,采用單項技術往往難以奏效,要對建筑“從頭到腳”采取配套技術措施。例如,單單采用外墻節能措施還不夠,應同時采用新的門窗節能技術,并改進采暖技術。目前建筑物的外窗戶越開越大,成為傳熱和散熱的薄弱環節。國外已將節能門窗的重點放在“整窗”上,節能手段包括低輻射玻璃、惰性氣體充填雙層玻璃、陽光控制膜玻璃和暖延邊技術等。同時,采用遮陽技術,既簡便又價廉,應給予重視。采暖技術也要加快改進,除推行分戶獨立供熱以外,地板控溫系統亦有其優勢,冬天可用來采暖,夏天也可用來降溫,而且能耗很低,值得推廣。

        那么,對于普通老百姓來說,低碳建筑、生態住宅是否享受得起呢?記者了解到,一些低碳技術和產品的價位相對較高,有的還對安裝有種種限制等等。

        張元端告訴記者,目前住宅小區都很喜歡用生態、節能壤砟睢5導噬弦恍┬∏諤岣咦≌母羧缺N隆⒔謐省⒔諛芐閱芊矯嫦碌墓?夫 很 不 夠 。 講 “ 注 意 力 經 濟 ”多,講“循環經濟”少,華而不實的建筑屢有發現。“其中的一個誤區是認為低碳建筑、生態住宅、節能 住 宅 就 意 味 要 采 用 昂 貴 的 新 技術、新材料。而實際上,為了實現生態、節能的目標,固然可以采用高新技術,但采用簡單、適用技術也能夠建成生態、節能住宅。”

        在他看來,建設生態、節能住宅,并不意味著高技術、高成本,在目前的尚欠發達的經濟水平下,完全可以利用簡單、適用技術,通過 各 個 專 業 的 密 切 配 合 , 實 現 生態、節能的要求。“發展和推廣低碳建筑科技,應主要以惠及廣大普通居民為出發點和落腳點。”作為大眾化、普及型的住宅,不宜提出“采用高科技”的要求。而是要求盡量提高科技含量,特別是包括太陽能利用在內的普及型、低成本、高效率的節能、節水、節材、節地實用技術和新科技成果的應用,倡導用“低投入、高產出”的方法來實現建筑節能和居住環境改善的目標。

        張元端認為,引領低碳建筑的科技,不一定要求是“高科技”。因 為 它 必 須 能 被 廣 大 消 費 者 所 掌握。所以,必定是一種大眾化的新科技,是一種普及化的新科技,人人都能掌握的新科技。“當然,我們也需要開發一些代表我國住宅科技水平的高新住宅科技,在條件許可的少數場合下予以應用。”

        發展節能和綠色建筑要加快立法

        栗德祥提出,低碳發展路徑大體有三個主要層面,除了低碳技術層面外,還有運行管理層面和低碳行 為 層 面 。 其 中 , 在 運 行 管 理 層面,要強調提高城市和建筑的運行效率,全面提升城市建設質量。

        張元端進一步提出,發展節能和綠色建筑,要加快立法。他介紹說,從世界范圍看,綠色、生態建筑觀念的確立,經歷了四個階段:節資節能階段、注重生態階段、環境量化階段以及法規強制階段。

        自20世紀80年代始,由于深切認識到資源、能源的有限性,以及一部分資源、能源在大量使用后對環境造成污染的嚴重性,世界各國紛紛強調資源、能源的合理利用和綜合利用。一些發達國家組織起來 , 共 同 探 索 住 宅 和 其 它 建 筑 節資、節能、可持續發展的道路。隨著可持續發展觀念深入人心,世界各國在住宅和其它建筑建設中愈來愈重視生態環境的營造和保護,建設了大量以“生態”、“綠色”、“健康”為理念的公共建筑和住宅小區,旨在創造一種能夠保持住宅和其它建筑生態系統的平衡狀態、而不破壞其生態平衡的環境,創造一個能夠保持和改善人類賴以健康生存和持續發展的社會空間。



      來源:人民網

      返回列表

      精品播報 關閉


      CCD攝像機未來技術發展方式及方向分析

        CCD(Charge-coupledDevice)即電荷耦合元件,可以稱為CCD圖像傳感器,攝像機的核心器件。一塊CCD上包含的像素數越多,其提供的畫面分辨率也就越高。因此其性 ...


      查看
      曰本色黄a大片免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