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新華網南京7月28日電(記者鄧華寧、孔祥鑫)今年以來,面臨CPI高位攀升,GDP增速減緩以及國際市場不確定因素增多等復雜局面,如何處理好穩增長、調結構、控通脹之間的關系,令決策者頗費思量。工業產值在全國占比已超過十分之一的江蘇省,對此有著清晰的思路為厚重的制造業植入“輕基因”。
“輕”公司:讓研發設計賦予制造業“靈魂”
“瞪羚”是一種善于跳躍和奔跑的羚羊。業界通常將科技型、高成長的小企業形象地稱為“瞪羚企業”。一個地區的“瞪羚企業”數量越多,其創新活力越強,爆發力越好,經濟效益越高。蘇南作為傳統的制造業高地,通過引進行業領軍人才、培育“瞪羚企業”,推動制造業向高技術含量、高附加值產業轉變。
無錫矽鼎科技董事長陳海雷,懷揣創業夢從美國歸來,落腳無錫做起了智能型上網本。公司成立僅兩年,第一年銷售額就達500萬元,去年突破1000萬元,今年有望突破1億元。
北科生物科技有限公司總經理葉圣勤,攜著給人們帶來福音的干細胞技術來到江蘇泰州中國醫藥城,建起亞洲最大的干細胞庫--江蘇省干細胞庫。目前,該庫的干細胞介入治療技術已推廣應用到國內幾十家醫療單位,有效率達86%。
遠景能源董事長張雷,海外留學后在江陰創業。他率領團隊靠300平方米的研發用房、數百萬元的創業啟動資金,僅用了不到兩年時間,攻克了風電核心技術的產業化難關,創造了世界風電產業的奇跡。2010年,遠景能源銷售額突破20億元,預計今年銷售額將達35億元。
“引進前沿領域的一名科技人員或是一個創業團隊,培育一個龍頭企業,可以帶動一個企業、一個產業的發展。”江蘇常州高新區區委書記戴源說。今年上半年,常州高新區領軍型人才創辦企業達到195家,規模以上高新技術產業產值達到860億元,占規模以上工業總產值的62%。
據記者了解,今年上半年,蘇州針對“姑蘇人才計劃”投入了兩億元、無錫“千人計劃”中各類人才進入密集評審階段、南京“紫金人才計劃”啟動立項。江蘇計劃到2020年分層次、大規模引進海外留學回國人員3萬名。
為了給領軍型人才提供更好的創業環境,江蘇相關部門緊鑼密鼓地制定了支撐創新創業型經濟發展的保障體系。公共技術平臺建設、工程技術中心、創業服務中心、博士后工作站、院士工作站如雨后春筍般出現。僅今年上半年全省就成立了18家科技企業小額貸款公司。
“輕”園區:集聚服務企業引領制造升級
記者采訪了解到,蘇南的產業園區正出現一個“新物種”現代服務業園區。其不靠大面積圈地搞“房東經濟”謀發展,不依賴優惠政策和廉價勞動力吸引企業,而是通過集聚服務企業,利用IT技術、現代金融、物流、營銷等手段,將傳統的制造業調高調優。
創辦兩年的無錫“矽太”服務產業園占地僅74畝,遠小于動輒幾千畝的各類工業園。園區科技合作總監楊志強說,園區通過信息技術服務,從源頭上促進中小企業技術創新。
首先是為中小企業引進國外先進技術。通過與德國、日本、韓國等10多個國家和地區建立溝通渠道,兩年多來,引進了60多項國外先進技術,園區再將這些先進技術轉讓給中小制造企業。
其次是打造專業化信息服務團隊。園區組建了來自世界500強的40多人的專業化團隊,投入1400萬元開發了公共技術平臺。2010年,這個團隊開發的嵌入式CPU銷售數量達到幾千萬顆,買家就是眾多的中小企業。
“我們購買了這種嵌入式CPU后,只需根據客戶需求做小的修改就能應用。公司以這個嵌入式系統為基礎,開發了500多套解決方案,為300多家企業提供了服務,其中包括中興、華為等知名企業。”入駐該園區的江蘇恒科公司總經理吳盛發說。
記者在常州津通國際工業園看到,園區的主樓猶如一個服務企業的“超市”,金融、保險、擔保、物流、人力資源等各類服務企業集中在一起,為進駐的工業企業提供“一站式”服務。
入駐這里的洛可可工業設計公司經理魏慧說,該公司主要為工業企業提供產品結構、外觀、品牌設計等服務。“這個市場正變得越來越大,很多企業都有外包趨勢。”
新寧物流公司經理張霄鵬說,該公司主營第三方物流,為企業提供進出口貨物運輸、倉儲、保稅和退稅等服務。進駐園區才半年,該公司已發展了40多個客戶。
“生產性服務業園區的功能,就是將服務業從制造業中剝離出來,讓制造企業做自己最擅長的工作,其他工作交給服務企業去做,從而真正地形成了雙輪驅動格局。”津通工業園董事長貢毅說。
“物質產品消費有極限,服務產品需求無止境,”江蘇省統計局局長朱曉明說,大力發展服務業是江蘇產業轉型的重頭戲。今年上半年,全省服務業增加值達9212億元,服務業占GDP的比重上升為40.2%。江蘇已經形成了100家省級現代服務業集聚區,包括工業設計、信息服務、創意軟件等七種形態。
“輕”產業:讓綠色產值比重越來越大
“我們利用在紡織機械上的技術積淀,率先將碳纖維從實驗室推向工業化生產,在新材料領域打破了國外的技術壟斷。”江蘇連云港中復神鷹碳纖維公司董事長張國良說,江蘇提出“延伸產業鏈進入新興產業領域,實現傳統產業與新興產業的互動發展”,為企業發展指明了方向。
物聯網被稱為全球下一個萬億元級規模的新興產業,徐州在成功開發“感知礦山”的基礎上,構建了“智慧徐州”的主體框架,涵蓋了制造和服務兩個領域的物聯網產業鏈,與以前的“傻大黑粗”大相徑庭。
今年上半年,江蘇六大新興產業銷售額達1.36萬億元,同比增長39%。其中,新能源、服務外包、傳感網銷售額分別同比增長100%、79%、51%。
江蘇省發改委主任毛偉明介紹,“十一五”期間,江蘇經濟總量連跨2萬億元、3萬億元、4萬億元三大臺階,先進制造業位居全國前列,新興產業發展呈領跑之勢,服務業增加值也位居全國第二。“這些數據說明江蘇是經濟大省,但還不算經濟強省。”他說,蘇南出口的筆記本電腦占了全球產量的60%,但增值率只有5%,因為其基本是“代加工”,賺取辛苦錢。
“十二五”期間,江蘇將著力鍛造“以高新技術產業為主導、先進制造業為支撐、現代農業為基礎、服務業為主體,結構優化、技術先進、清潔安全、附加值高、吸納就業能力強的現代產業體系”。
在日前召開的江蘇省服務業大會上,江蘇提出將突出抓好金融業、物流業、科技服務業、軟件和信息服務業、服務外包業、商務服務業、文化創意產業、商貿流通業、旅游業、家庭服務業十個重點服務業產業,使之達到全國乃至世界領先水平。
此外,江蘇還將重點突破電子商務、云計算服務、物聯網服務、數字文化、工業設計、環境服務六個現代服務業新興產業,力爭躋身全國一流行列,使之具有國際競爭力。
來源:新華網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