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在平板電視誕生之后,彩電行業似乎就成了家電領域高新技術的領頭羊。互聯網電視、LED(發光二極管)電視、3D(三維立體影像)電視、智能電視……一個個高新技術名詞讓人眼花繚亂,并成為商家在產品推廣中的“賣點”。
最近,由于商家的極力追捧和消費者的廣泛關注,智能電視變得火爆起來。那么,智能電視到底是一種什么樣的電視?它是否真的像商家宣傳的那樣有特殊功能?它能否像智能手機取代上一代手機那樣,逐步替代傳統平板電視,引發彩電行業的一場革命?對此,記者進行了調查采訪。
智能電視缺乏統一標準
2011年以來,TCL、康佳、三星、海爾、松下和夏普等多家中外彩電品牌都推出了各自的智能電視。海信集團董事長周厚健預測,隨著無線互聯互通技術的快速發展,智能電視將會逐步完善,未來四五年內,智能電視將能夠成熟,并進入普及期。
“智能電視,就是可以在電視上完成電腦的許多功能,比如開心網、微博、百度地圖等。”在北京市國美電器(行情,資訊,評論)富貴園店彩電銷售區,銷售人員邊熟練地向記者演示邊介紹說,“智能電視既可以瀏覽新聞、玩游戲、看電影,還可以在線聊天、收發郵件和電子書閱讀。”
然而,不少消費者在購買智能電視后,都覺得其智能化程度與想象中的還是有很大差距。“所謂的超級智能電視,就是一臺普通電視加一臺電腦而已;可笑的是,電視廠家的工程師半個月來了三趟,但其宣稱的超級智能仍然無法工作。”對于自己前不久買的超級智能電視,本想追趕時尚的消費者張西在接受記者采訪時哭笑不得。
業內專業人士指出,智能電視應該具有四點特征:一是應用程序商店可以實現電視功能的可擴展;二是自然的人際交互方式,如語音、觸摸和手勢等;三是創新的用戶界面和體驗;四是有計算和存儲能力的控制芯片。從外觀上看,它是一臺電視,但實際上,它更像一臺能夠連接數字電視天線的平板電腦,有強大的網絡服務功能和互動功能。
中國電子(行情,資訊,評論)技術標準化研究所范科峰說,雖然業界對智能電視的定義還存在異議,但“具備多元化開放式操作系統,可實現良好的人機交互”是基本的入門界定。
家電產業觀察家劉步塵認為,至今國內還沒有一家廠商能夠生產真正意義上的智能電視,“跟曾經火爆的互聯網電視比起來,現在的智能電視只不過是將電腦更多的功能移植到電視上而已。”
“智能”如何實現
周厚健表示,不做智能電視的彩電廠家,今后都只能淪為制造彩電的加工廠。憑借智能手機,美國蘋果公司僅用不到4年時間,就成功超越諾基亞,成為全球最大手機廠商。智能電視能否復制這一神話,將占統治地位的平板電視推下歷史舞臺呢?
然而記者看到,即使是在家電賣場,看上去很美的“智能”也無法全部實現。當記者要求聯網展示功能時,銷售人員均表示,柜臺沒有網絡接口;就算能夠聯上網,也只能實現部分功能,很多功能需要三網融合實現之后才能應用。而實現“三網融合”決不是一朝一夕的事情。工信部電信研究院副院長、“三網融合”專家組成員曹淑敏不久前表示,“三網融合”雖然早已啟動,但目前來看進展并不理想,困難重重。
同時,記者在調查中發現,現在市場上的部分智能電視與曾經的互聯網電視一樣,只能從固定的內容提供商處獲得視聽節目,而不像所宣傳的那樣,可以獲得整個互聯網的視聽資源。由此看來,智能電視還無法將電視機的高清屏幕顯示與互聯網的海量資源實現真正意義上的對接,“智能”只不過是廠商在宣傳銷售中的噱頭罷了。
除了受到網絡的限制之外,智能電視在應用程序上也存在著不小的問題。由于行業內部在智能電視上并沒有形成一個明確的標準,在應用程序的開發上廠商各行其是,使得不同品牌智能電視之間的應用程序無法通用,程序的數量和質量與消費者的愿望存在著較大的差距。
雖然眾多廠家都夢想著通過智能電視擷取“金蘋果”,但是,如何實現看上去很美的“智能”還有很長的路要走。
概念炒作影響產業發展
“現在的彩電市場已深陷概念炒作的泥潭,智能只是一件‘馬甲’。”劉步塵認為,現在的智能電視只是互聯網電視的一種概念轉換,這種偷換概念的做法透露出國內電視企業競爭力的孱弱,只有通過不斷推出新的概念才能實現加價的目的。
對于現在國內家電行業風行的概念炒作,中國家電協會秘書長姜風表示,由于家電產品屬于冷關注產品,即只有在需要購買時才會去留心,因此大多數消費者對家電產品和技術并不了解,挑選家電時很容易受企業宣傳的影響,于是企業要想獲得消費者認可,便不得不跟風炒作。
“同企業高漲的宣傳熱情相比,消費者對智能電視的認知相對冷淡。”中國電子商會副秘書長陸刃波說,這與智能電視“偽智能”泛濫、損傷消費者的積極性有關。據中國電子商會發布的《2010年智能電視消費者市場發展狀況調研報告》顯示,未來一年內打算購買平板電視的消費者中,64%的人對智能電視有認知度,但打算購買的人只有17%,可見大多數消費者還處在觀望之中。
來源:慧聰智能家居網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