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enuitem id="obtdm"><strong id="obtdm"></strong></menuitem>
<tbody id="obtdm"></tbody>
  • <tbody id="obtdm"><nobr id="obtdm"><dfn id="obtdm"></dfn></nobr></tbody>
      1. Board logo

        標題: 綠色建筑是中國城市化進程中的一場革命 [打印本頁]

        作者: zhihuichegnshi    時間: 2011-9-20 09:15     標題: 綠色建筑是中國城市化進程中的一場革命

        深圳市建筑科學研究院葉青院長既是國有科研企業的掌舵人,又是一位在建筑設計特別是綠色建筑設計領域中有很深造詣的專家、建筑師。我們近期有幸采訪了她,得以就近聆聽她對當前綠色建筑發展的一些看法。

          葉青院長

          記者:有人一直存在誤區,覺得綠色建筑就是高成本的建筑,是很多高新技術的堆砌,請您結合您的經驗談一下看法?

          葉青:綠色建筑的成本不是指一次性建造成本,而是全生命周期的成本,其中包括運營成本和未來維修、改造、拆除的成本,以及環境和資源的成本。國外研究資料表明,在建筑50年的使用周期里,一次性的建安成本占25%,75%的花費消耗在漫長的使用過程中。而我們面對的現實是,建造成本按一次性交易成本計算,這成為發展綠色建筑的阻障。

          我們必須客觀地看到這層阻障。首先,政府應采用激勵政策平衡環境成本和運營成本的利益關系,因為按一次性建造成本計算,對于開發低運營成本建筑的開發商來說并不公平。其次,從技術層面尋求破解這層屏障的方法。綠色建筑絕不等于貴的建筑,綠色建筑的初衷在于降低資源的使用量,而造價本身是資源量的標志,高造價意味著資源使用總量高或采用的資源單價高,也可能是使用了稀缺資源。目前不少高成本很大程度上是沒有遵循綠色建筑的本質所導致的,許多建筑的設計是按高耗能、高資源消費、高排放的生活和運營模式走的,再使用高科技的設備、產品和系統將超高部分降下來,當然會帶來高投入。其實,設計回歸建筑本質,以創造性的思維投入綠色實踐未必都會帶來高額造價,我本人和我們團隊一直在努力。我們做過每平方米兩千余元造價的“綠色”廉租房、安置房,也做過每平方米四千余元造價的“綠色”高層辦公樓,無不結合中國的特點、當地的環境條件,重視項目的適宜性、實用性。我院曾經做過300萬平方米的住區入戶調查,針對每個項目的具體情況和客戶的滿意度進行隨機抽樣調查,我們發現,在采用的100多項工程技術里,75%與設計和運營管理有關,25%與高科技技術設備有關,再次驗證了二八理論,即八成的收益來自兩成的成本。所以,我們院強調規劃設計階段對綠色的貢獻,將之作為突破口。在以普通造價實現綠色目標方面,我覺得辦法總比困難多。

          記者:中國地域廣泛,氣候分區較多,綠色建筑與建筑節能要因地制宜,請您以深圳為例談一下適宜深圳的節能技術。

          葉青:對建筑節能而言,最重要且必須遵守的是氣候適應性原則,簡單說,就是一個氣候區的節能技術和研究結論不能照搬到另一個氣候區。

          深圳屬夏熱冬暖地區,具有夏季漫長、冬季短暫,長年氣溫高、濕度大,氣溫日較差小,太陽輻射強烈,盛行季風,主導風速大等特點。針對這些氣候特點,在進行建筑節能設計時,應考慮熱傳導、通風、遮陽三者的綜合節能效果,關鍵要點在于遮陽和自然通風,圍護結構隔熱保溫應與其良好配合。

          遮陽的措施主要分為三類,包括利用綠化的遮陽,結合建筑構件處理的遮陽以及專門設置的遮陽設施。在總體規劃和方案設計時就應在平面布置和立面處理上避免炎熱季節的直射陽光照射到房間內,充分利用建筑自遮陽、建筑構件遮陽及綠化遮陽。常見的有:加寬挑檐、設置百葉挑檐、外廊、凹廊、陽臺、懸窗等。當這些措施還不能滿足遮陽要求時,采用專設的遮陽設施。在遮陽設計時應根據具體要求,同時注意通風、自然采光和防雨、防臺風等問題。

          自然通風是當今建筑普遍采取的一項改善建筑熱環境、節約空調能耗的技術,采用自然通風方式的根本目的是取代或部分取代空調制冷系統。平面布局、建筑體型、窗戶位置與尺寸、室內空間分隔都是影響自然通風的設計因素。現代計算流體力學CFD(Computating Fluid Dynamics)技術可以模擬氣流分析和風洞試驗,為建筑師的創作提供了輔助設計手段。

          在建筑門窗、墻體、屋面、地面四大圍護部件中,門窗的隔熱性能最差,其能耗是墻體的4倍、屋面的5倍、地面的20多倍,約占建筑圍護部件總能耗的40-50%。夏熱冬暖地區主要從加強門窗的隔熱性能、門窗內外的遮陽措施、改善保溫性能,控制建筑朝向及窗墻面積比等方面來提高門窗的保溫隔熱性能,從而達到節能的目的。

          建筑節能設計是一種創造性活動,它的基本途徑是整體綜合設計。建筑師應該從規劃設計入手,在方案階段開始對節能進行整體設計,而不僅僅是通過熱工指標的計算來滿足節能設計規范的要求。

          隨著現代科技的發展,設計手段和方法也日新月異。計算機模擬技術被廣泛應用于建筑設計中,從而使過去單純滿足規范條文的規定性設計走向了直接與工程項目聯系,以綜合各方面具體條件優化方案為目的的性能化設計。建筑節能的設計也不例外,能耗模擬、自然通風和日照模擬等手段對提高建筑節能設計水平起到了十分積極的作用。

          記者:作為一名具有豐富實踐經驗的建筑師,您覺得建筑師在推進綠色建筑發展中承擔何種責任?您認為我國綠色建筑領域發展的最大障礙是什么?

          葉青: 不管是在建筑節能還是綠色建筑上,設計環節起到的作用都是舉足輕重的。綠色建筑的出現是建設行業的一場革命,它未來一定會改變我們現存的既有模式。它可以從四個環節進行控制——觀念、設計、實施技術和運行管理,越在前端加以控制,建筑對資源的消耗量越少,對項目的可持續貢獻越大。從這道理上來說,設計就是重中之重,是以較小的成本代價最大限度控制資源、能源消耗量,以最小投入滿足使用者對適宜的高舒適居住環境的追求的關鍵環節,可以說是節能“性價比”最高的環節。

          在一個典型項目中,通過設計實現建筑節能主要體現在“精”、“宜”兩方面。所謂“精”,就是將常規設計、常規技術做精做細,從定性判斷走向定量驗證;所謂“宜”,是指緊密結合項目需求和地域氣候特征,將四新技術應用適宜化,形成項目自身個性化的技術路線。“精宜之道”需要在工作模式上進行改變,比如數字化的設計手段、持續化的效能驗證等。

          如果說到國綠色建筑領域發展的最大障礙,我認為綠色建筑能否持續、健康發展取決于兩點,一是觀念更新,二是系統發展。觀念的更新要求走出認識上的誤區,包括前面講到的對全生命周期成本的認識。從我們的實踐和調研來看,其他誤區還包括戴“綠帽子”、做技術冷拼、重硬輕軟等方面。與此同時,發展綠色建筑是個龐大、復雜的系統工程,需要在技術、政策、市場等方面齊頭并進,也就是“配套改革、整體推進”,而這又從根本上有賴于全社會的共識和正確的觀念。

          記者:深圳綠色建筑協會成立以后做了哪些工作?近期的工作重點有哪些?

          葉青:近幾年,我院以促進行業的發展進步為己任,參與了多個社會團體,承擔起更為廣泛社會責任,深圳市綠色建筑協會是其中的一個。

          深圳市綠色建筑協會自去年12月8日成立以來,在主管單位和相關職能局的領導和指導下,在國家建設部和深圳市政府的指導下,積極開展相應的工作,發揮會員單位的積極性,努力通過協會這個平臺,牽引行業關注綠色建筑、建筑節能,為企事業單位提供技術支撐和貼身服務,為政府提供綠色建筑發展建議、數據支撐和咨詢服務。

          2009年上半年,在協會秘書處的組織召集下,協會在會費收取、專項調研、會員發展、論壇交流、會員調研、網站建設和人員招聘等幾方面取得了重要進展。在專項調研方面,2008年12月至2009年1月,協會與深圳市建筑科學研究院、深圳市建設科技促進中心聯合,接受了深圳市建設局委托的《深圳市太陽能產業和建筑應用現狀與發展研究報告》的調研和起草工作,并圓滿完成任務。為擴大影響,促進交流,協會主辦了國家住房和城鄉建設部副部長仇保興專題學會報告會,反響熱烈,協辦了深圳市建筑科學研究院以“綠色城市”為主題的“建科大講堂”、第五屆國際智能綠色建筑與建筑節能大會暨新技術與產品博覽會。通過這些活動,協會在行業內的影響越來越大,并吸引了眾多單位和個人的申請加入。目前,協會的機構建設日益健全,工作的開展日益步入正規化,為往后工作的開展夯實了基礎。

          總的來說,協會近期的任務主要是普及宣傳綠色建筑,讓更多的社會大眾關心綠色建筑,整合更多的社會資源,開展一系列的相關活動,包括大型的專項交流、學術交流活動,以及調研、對現狀進行研究,并出臺相應的行業規范的措施等等。

         



        來源:中國規劃網




        歡迎光臨 智慧空間 (http://www.koensha.com/bbs/) Powered by Discuz! 7.2
        曰本色黄a大片免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