標題:
我國智能交通未來十年發展趨勢
[打印本頁]
作者:
qib
時間:
2011-8-29 08:56
標題:
我國智能交通未來十年發展趨勢
一、智能交通建設將由管理需求拉動逐漸向服務需求拉動轉變
盤點國內已經建成并應用的大的智能交通項目,我們不難發現這些項目有一個共同點,那就是政府為需求方和應用方,市場需求單一。比如奧運、世博和亞運,都是政府重金投資建設,服務于特定的活動。即便像ETC這樣較為龐大和分散的市場,也是政府主導,更不用說電子警察、信號燈、交通誘導等市場。而電子車牌一旦形成市場,政府也是管理者和利益相關方。
而GPS調度監控服務雖然面向的是企業,但也是為了管理,只是管理的對象不同而已。類似于深圳市所建設的交通運輸業GPS監管平臺將分散的GPS運營商集中起來,初衷也只是為了更好的管理。
但由于車載信息服務、LBS等領域陸續興起,市場將促使原來僅面向管理的智能交通基礎設施對外開放,與此同時面向服務的智能交通建設的比重將加大。一些市場的主導者將會是一些分散而龐大的個人消費者。
二、智能交通將向一體化、系統化建設轉變
智能交通本來就是一個跨行業和技術多元的新興領域,目前在行業所應用的產品多數屬單一技術或少數幾種技術組合的產品。但多技術融合和子系統一體化的趨勢已經非常明顯,交通監控領域就是典型。目前炒得火熱的車聯網,涉及到的技術更加多元,系統化、一體化的要求將更高。
現在一些城市建設的交通指揮中心,也是這個趨勢的濃縮之一,只是因為存在管理上的多元,交通指揮中心多數為公安交警所管理,交通運輸這塊所涉及到的領域就沒能納入到這個平臺當中。我們認為這十年間,管理上的多頭不可能消除,但相互協作卻是有可能的,而且是很有必要對雙方也是有益的。
未來的智能交通系統將是從上到下分級分權限的,從省部一級的管理,到城市指揮中心,再到更細的分管系統。
商業化的智能交通系統,更不用贅言,因為對他們來說,系統化和一體化才可能成本更低收益更大。
三、商業市場將養成為服務付費的習慣
目前一些領域遲遲在原地踏步的原因不僅在于行業同質化嚴重,創新氛圍太低,侵權現象嚴重,也在于市場培育得不夠,商業模式上不成熟,消費者沒有養成付費的習慣。這包括交通信息和地圖等一些面向個人客戶的服務。
新鮮出爐的《關于制定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第十二個五年規劃建議》的說明中,將擴大內需作為第二大點論述,特別強調了保障和擴大居民消費能力和消費意愿。
四、節能減排方面的作用將被強化
交通是碳排放大戶,而節能減排目前已經升級為國家戰略,ITS在節能減排方面的作用也愈加為決策者所重視,節能減排的硬指標任務壓力下,ITS也將會被作為一個不可或缺的措施加以實施。
可以預見的是,ETC的普及和全國聯網只是時間問題;智能公交也將覆蓋90%以上的一二線城市,BRT將會在更多的二線城市出現;一線城市將完成信號優化;道路監控全面覆蓋所有大中城市,進入成熟的升級換代階段。因為這些都有利于管理,同時也有利于節能減排的實施。
來源:中國交通技術網
歡迎光臨 智慧空間 (http://www.koensha.com/bbs/)
Powered by Discuz! 7.2
曰本色黄a大片免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