標題:
智慧城市借鑒
[打印本頁]
作者:
sunfuxue
時間:
2011-3-31 15:51
標題:
智慧城市借鑒
國外“智慧城市”發展狀況
天津社會科學院城市經濟研究所研究員陳柳欽認為,“智慧城市”受到各國政府的歡迎,目前世界上“智慧城市”的開發數量眾多,特色鮮明。
美國。2009年1月28日,奧巴馬在就任美國總統后,在這一天與美國工商業領袖舉行了一次“圓桌會議”。作為僅有的兩名代表之一,IBM首席執行官彭明盛明確提出“智慧地球”這一概念,希望通過加大對寬帶網絡等新興技術的投入,振興經濟并確立美國的未來競爭優勢。奧巴馬積極地回應:“經濟刺激資金將會投入到寬帶網絡等新興技術中去,毫無疑問,這就是美國在21世紀保持和奪回競爭優勢的方式。”美國奧巴馬政府將其作為保持和重奪國家競爭優勢的根本所在,上升到國家政策層面。2009年9月,美國中西部愛荷華州的迪比克市與IBM共同宣布,將建設美國第一個“智慧城市”——一個由高科技充分武裝的60000人社區。通過采用一系列IBM新技術“武裝”的迪比克市將完全數字化,并將城市的所有資源都連接起來(水、電、油、氣、交通、公共服務等等),因此可以偵測、分析和整合各種數據,并智能化地作出響應,服務于市民的需求。2010年3月美國聯邦通信委員會(FCC)正式對外公布了未來10年美國的高速寬帶發展計劃,將目前的寬帶網速度提高25倍,到2020年以前,讓1億戶美國家庭互聯網傳輸的平均速度從現在的每秒4兆提高到每秒100兆。而此前的20世紀90年代,克林頓政府也曾耗資2000至4000億美元,用20年時間建成美國國家信息高速公路基礎設施,創造了巨大的經濟和社會效益,并成為全球信息產業強國。
新加坡。早在1998年,新加坡陸路交通管理局就開始著手建造電子道路收費系統,通過對道路交通數據的收集和測算來界定擁堵路段,汽車在交通擁堵路段通行時要進行收費。這一做法在世界上還是首創,并取得了很好的成效。據新加坡陸路交通管理局報告稱,道路通行量相比交通高峰時期減少了25000輛汽車,車流量卻提高了20%。
在2006年,新加坡就推出了為期十年的資訊通信產業發展藍圖——“智慧國2015”或稱“iN2015”計劃,力圖通過包括物聯網在內的信息技術,意在達成新加坡成為一個由資訊通信所驅動的智慧國家與全球都市的未來愿景。新加坡的“智慧國2015”計劃中,提出了一個很有意義的概念,即通過智慧化過程,在一些公共服務領域要實現從供給方主導向供給方與需求方雙向互動的轉變,實現從非連續、碎片化的服務向連續性、一體化的服務轉變。2008年新加坡僅在信息通信項目方面就投入約16億新元(約80億人民幣),到目前為止,總投資額已經超過40億新元,主要用于建立超高速、廣覆蓋、智能化、安全可靠的資訊通信基礎設施以及發展從業人員的資訊通信技能。目前,信息通信每年為新加坡貢獻約6%的國民生產總值,并與經濟同步穩健增長。在電子政府、智慧城市及互聯互通方面,新加坡的成績引人注目。
瑞典。瑞典的智慧城市建設在交通系統上得到了最大的體現。在瑞典首都斯德哥爾摩,平均每天有45萬輛汽車駛過城市中央商務區,嚴重交通擁堵時有發生。斯德哥爾摩市政府官員與瑞典公路管理局經過認真討論,認為可以通過改造道路使用模式將擁堵控制在一定范圍內,但是要想改造道路使用模式,公路局需要準確動態地測量并且跟蹤道路使用情況,據此收取使用費。于是,瑞典當局在2006年初宣布征收“道路堵塞稅”。IBM為瑞典公路管理局設計、構建并且運行了一套先進的智能收費系統,包含攝像頭、傳感器和中央服務器,確定交通工具并根據車輛出行的時間和地點收費,這一舉措將交通量降低20%,排放量減少12%。在IBM公司的助力下,斯德哥爾摩在通往市中心的道路上設置了18個路邊控制站,通過使用RFID技術以及利用激光、照相機和先進的自由車流路邊系統,自動識別進入市中心的車輛,自動向在周一至周五(節假日除外)6:30到18:30之間進出市中心的注冊車輛收稅。通過收取“道路堵塞稅”減少了車流,交通擁堵降低了25%,交通排隊所需的時間下降50%,道路交通廢氣排放量減少了8%至14%,二氧化碳等溫室氣體排放量下降了40%。由于在環保方面做得出色,2010年2月,斯德哥爾摩被歐盟委員會評為首個“歐洲綠色首都”。
日本。2004年日本總務省提出了“U-Japan”,旨在推進日本ICT建設,發展無所不在的網絡和相關產業,并由此催生新一代信息科技革命,在2010年將日本建設成一個“任何時間、任何地點、任何人、任何物”都可以上網的環境。2009年7月,日本政府IT戰略本部推出至2015年的中長期信息技術發展戰略“i-japan(智慧日本)戰略2015”。該戰略是日本繼“e-Japan”、“u-Japan”之后提出的更新版本的國家信息化戰略,其要點是大力發展電子政府和電子地方自治體,推動醫療、健康和教育的電子化。該戰略旨在到2015年實現以人為本,“安心且充滿活力的數字化社會”,讓數字信息技術如同空氣和水一般融入每一個角落,并由此改革整個經濟社會,催生出新的活力,實現積極自主的創新。因此該戰略的要點在于實現數字技術的易用性,突破阻礙其使用的各種壁壘,確保信息安全,最終通過數字化技術和信息向經濟社會的滲透打造全新的日本。戰略由三個關鍵部分組成,包括設置“電子政務”,“醫療保健”和“教育人才”三大核心領域,激活產業和地域的活性并培育新產業,以及整頓數字化基礎設施。為了體現以人為本,創造使國民安心和有活力的社會,“i-Japan”戰略有一個核心內容——“國民個人電子文件箱”。其目的是讓國民管理自己的信息資料,通過互聯網安全可靠地完成工資支付等各種手續,對其進行綜合管理,使國民享受到一站式的電子政務服務。這一項目要求在2013年完成。日本政府已認識到,目前已進入到將各種信息和業務通過互聯網提供的“云計算”時代。政府希望,通過執行“i-Japan”戰略,開拓支持日本中長期經濟發展的新產業,要大力發展以綠色信息技術為代表的環境技術和智能交通系統等重大項目。
韓國。韓國信息通信部于2004年提出了“U-Korea”,2006年3月確定總體政策規劃。U-Korea旨在建立無所不在的社會(Ubiquitous Society),即通過布建智能網絡、推廣最新的信息技術應用等信息基礎環境建設,讓韓國民眾可以隨時隨地享有科技智能服務。其最終目的,除運用IT科技為民眾創造食、衣、住、行、體育、娛樂等各方面無所不在的便利生活服務之外,也希望通過扶植韓國IT產業發展新興應用技術,強化產業優勢與國家競爭力。根據規劃,U-Korea發展期為2006-2010年,成熟期為2011-2015年。2009年,韓國仁川市宣布與美國思科公司合作,以網絡為基礎,全方位改善城市管理效率,努力打造一個綠化的、資訊化的、無縫連接便捷的生態型和智慧型城市。通過整合式的公共通訊平臺,以及Ubiquitous(無所不在)的網絡接入,消費者不僅可以方便地實現遠程教育、遠程醫療、遠程辦理稅務事宜,還可以實現智慧化地控制房間的能耗。未來市民看病不需親赴醫院,醫生通過專門的醫療裝置就可以了解病人的體溫、脈搏等情況,通過視頻會議系統就可以完成望聞問切。(據2011年2月8日價值中國網)
芬蘭信息社會建設的經驗與啟示
國家信息中心信息化研究部副主任張新紅認為,第二次世界大戰結束時,芬蘭還是一個以農業為主的經濟相對落后的國家。此后,芬蘭用40年左右時間完成了工業化進程,又用10年左右時間完成了由工業社會向信息社會的轉型,演繹了一出出現代灰姑娘童話。芬蘭信息社會建設在以下幾個方面的做法可以給我們借鑒和啟示。
一、國家高度重視,戰略落到實處。芬蘭信息社會建設卓有成效,與其將信息社會上升為國家意志息息相關。20世紀90年代初芬蘭就制定了第一個信息社會戰略規劃,之后根據實際進展不斷制定新的促進戰略,步步跟進,不斷提高。而且芬蘭的信息社會戰略與其推進國家的戰略轉型是緊密聯系在一起的。為此,芬蘭集中精力推進教育、科研、信息產業,每一項計劃都落到實處,有相應的配套措施作保證,并從政策、法律、標準等方面完善環境,不僅使信息社會建設取得卓越成就,也使芬蘭經濟實現成功轉型,獲得了連續七年的高增長。
二、大力抓好教育,提升國民素質。建設信息社會最重要的是人的素質的提高,所以芬蘭從一開始對教育就給予了高度重視。一方面,抓好高等教育和職業教育,為信息產業發展提供源源不斷的信息、電子等領域的高科技人才支撐;另一方面,抓好信息技術普及教育,努力為每一位芬蘭公民提供培訓機會,使其掌握必要技能以便獲得信息服務。芬蘭只有520萬人口,卻有21所大學和眾多的高等技術學院、國際研究機構。為提高全體國民的教育水平,在普及9年制義務教育的基礎上,實行免費高中和高等教育,向全體國民提供平等的教育機會。目前芬蘭青年的大學入學率超過三分之二。在推動信息化普及方面,從中央到地方都采取了具體的行動計劃。
三、增加科技投入,扶持高新產業。芬蘭在20世紀80年代初期就提出要振興高技術產業。近十多年來,芬蘭政府在全國研發投入的份額一直保持在30至40%。芬蘭政府還制定了創新計劃,加大了對高新技術的投入。引人注目的是,芬蘭在逐年提升科研投入的同時,作為國家的開發戰略,特別強調了政府、企業和大學的戰略合作。在研發投入指向上,選擇了以發展信息與通信技術為突破口,全國一半的研發經費被用于信息產業,每年的大學畢業生中有35%接受過信息通訊或相關專業的技術教育。世界最大的移動電話生產商諾基亞的巨大成功對芬蘭科技創新政策作了最有說服力的詮釋。
四、改造傳統產業,提升競爭能力。芬蘭是靠兩條腿起家的,即“木腿”(森林工業)和“鐵腿”(金屬工業)。20世紀90年代以來,在大力發展高科技產業的同時,芬蘭還利用信息技術重點改造傳統的森林工業、金屬及機械制造業。芬蘭國家技術開發中心先后協調、資助相關企業和研究機構實施了智能系統應用計劃、芬蘭中小企業信息化等規劃。通過信息技術改造,芬蘭森林工業、金屬及機械制造業的技術密集程度得到了加強,生產效率明顯提高。
五、強調信息公開,促進廉政建設。芬蘭的稅收很高,一般公民的稅負都在30%左右,高收入群體的稅負還會更高,但公民對政府的抱怨并不多,主要原因是芬蘭政府的廉政建設搞得比較好,國家每一分錢的去向老百姓都能知道,公民對政府的信任度很高。網絡經濟條件下,利用網絡加強政務信息公開,更進一步拉近了政府與老百姓的距離,也強化了公民對政府廉政的監督。同時,電子政務建設中突出服務公眾、方便公眾理念,盡可能提供最有效的服務而減低公民負擔,也是電子政務取得良好成效的重要原因。(據計算機世界報網,www2.ccw.com.cn/06/0642/b/0642b07_1.html)
歡迎光臨 智慧空間 (http://www.koensha.com/bbs/)
Powered by Discuz! 7.2
曰本色黄a大片免费